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大家风范 →  正文
屠善澄:为航天事业奉献毕生心血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2年07月08日    字体:【】【】【

屠善澄生前照片。 本报资料图片

2017年5月6日,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自动控制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屠善澄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在新中国航天60多年的发展史上,屠善澄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逐渐走向现实,也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

从科学兴趣到报效祖国

1923年,屠善澄出生在浙江省嘉兴市。由于祖父思想守旧,造成了他父亲未能完成学业的遗憾,也让他父亲产生了让家里子女都能上大学的想法。

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后,屠善澄举家迁往上海,他的童年和少年经历了抗战、沦陷,打上了很深的时代烙印。

1941年,屠善澄考入上海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42年夏,屠善澄离开国立交通大学,转入私立大同大学电机工程系,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他选择了电力专业。1946年夏,屠善澄回到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任助教,直至1948年年初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

在康奈尔大学,屠善澄仍然选择了电力系统为主专业,以自动控制和应用数学为副专业。1949年夏,他在美国尼亚加拉莫霍克电力公司的电网继电保护部做暑假工,接触到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从此,他对电力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以及它们的控制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1956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屠善澄放弃康奈尔大学的高薪,带着妻儿回到阔别8年的祖国,并立即投身祖国的科学事业。

投身卫星和载人航天事业

上世纪50年代,屠善澄回到祖国,他发现当时中国计算机的发展水平很难满足实验需求。面对这种情况,他带领科研人员对国产电子管及极化继电器等元器件做了大量测试、筛选工作,研制出了满足我国当时需要的电子模拟计算机。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开启了人类征服宇宙的新纪元。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自己的人造卫星”。当时,全国科学技术学会联合会要组织各学会去宣传人造卫星,屠善澄代表中国自动化学会参加全国科联召开的各学会负责人会议,并在会上凭借自己的积累,阐释了他所理解的人造卫星。

此后,屠善澄自学卫星控制技术,提出了“我国人造卫星的控制采用自旋稳定的方式起步,配合喷气或磁控作姿态调整”的发展思路,为我国人造卫星控制系统提供了参考。

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中,屠善澄担任控制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负责主持了系统的方案选择、设计及控制系统的研制,在几项重大技术问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研制东方红二号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消旋轴承是该卫星的关键部件,屠善澄等人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成功研制出了空间润滑系统。这项技术成果的取得,奠定了我国在空间润滑方面的研究基础。

1985年,屠善澄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控制系统领域唯一的获奖者。当谈及这些成就时,他总是谦虚地说:“航天是集体的智慧,我只是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

1986年11月,屠善澄被调去参与“863计划”的论证工作。屠善澄和其他专家共同勾勒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总体蓝图,提出我国发展载人航天分准备阶段、初期试验与配套阶段、各应用试验与开发阶段的战略设想。

1991年,屠善澄发表了《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的意义与作用》一文,并指出“载人与无人自动化相结合开发利用空间”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该文章为我国载人航天的技术发展、经济可行性论证和最终确立载人飞船项目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育才树人 德厚流光

“事情都是人做的,在科研上我从来不畏难。你想,都已经有人搞出第一个卫星了,我们跟在后面的人还有什么好怕的。”屠善澄对待工作从不畏难。80多岁时,工作仍是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他每天除了上班外,还要活动一两个小时,甚至还经常洗冷水澡。

诲人不倦的屠善澄,长期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兼职教授,在教学中数理推导严谨,表述精炼透彻,要求学生严格,深得学生喜欢。

他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时,还在百忙中亲自编写《飞行体自动控制》讲义,它是我国有关飞行器自动控制最早的教材之一。

提及他的学生,屠善澄非常自豪。“年轻人做得好时我会很高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他培养的学生,如今不少已经是相关领域的科技骨干或学术带头人。

飞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而屠善澄不仅见证了飞天梦逐渐走向现实,而且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出了毕生心血。而他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人生唯一的抱负就是为人类、为国家做些好事情,并且要求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道义上讲得通。(陈冲)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