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大家风范 →  正文
我们:王珏与“长五”的故事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4年06月07日    字体:【】【】【

在长五火箭试验队中,需要眼神机灵点才能找到“两总”。王珏和李东穿着蓝色队服,和大家一起有说有笑进厂房,一起参加集体活动,一起在椰林下散步。

建天宫,赴火星,送嫦娥,长五系列火箭连续十战十捷,外界不再用新奇的眼光打量它,并逐渐对这型“大国重器”的成功习以为常。可靠性提升、发射场流程优化、连续承担重大发射任务……长五火箭和锻造它的队伍一起,不断成熟。

作为总指挥,王珏甚少接受采访,即使聊几句,话题也都围绕着长五火箭和队伍里的年轻人,言语间总是在强调“我们”——长五火箭研制团队。

择一事,终一生。从毕业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开始,王珏的职业生涯就与长五火箭交织在一起,他的言行符合外界对航天人的基本印象——高度负责,专心工作,拿出成果。

知难不难,迎难而上

“遇到再大的难题,‘两总’没红过脸,也没拍过桌子。”长五火箭试验队的队员说,他们总能稳得住局面。

对王珏而言,最难的坎已经跨过去了。

在位于北京东高地的一院办公楼里,314会议室与王珏的办公室相距不远。2017年7月2日,长五遥二火箭失利后,这里一度成为长五火箭研制团队的专用会议室。

“我们对这间会议室有种独特的情感,一进门,就能找到自己当年的位置。”与王珏多年奋战在一起的黄兵回忆,那段时间,研制团队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技术。通常,王珏和李东坐在刚进门的位置,专家、研制人员依次落座。

长五遥二火箭失利后,研制团队想“速战速决”,定下了次年火箭复飞的计划。哪知“归零”一再反复,复飞时间一拖再拖。

“我们的确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长五火箭复飞影响大,压力更大。”王珏说。当时,队伍上下查遍了国内外资料,试验了各种方法,有的队员一度认为技术上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悲观情绪开始冒头。

长五火箭是我国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新一代大火箭,可以说,研制队伍里聚集了中国航天运载领域里极优秀的一批人。在成与败的反复折磨中,一些人选择了离开,而更多的人选择和长五火箭一起走下去。

2019年6月,又是在314会议室,长五火箭研制团队确定了最后的方案——对氢氧发动机进行周期更长的“大改”,彻底破开迷雾,让氢氧发动机新生。

或许当时,王珏和李东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研制团队无法如期交出满分答卷,这支队伍将很难获取信任,中国的新一代大火箭可能面临新的变数。

当时,时任一院党委书记李明华担任长五火箭第一总指挥。面对异议,他在会上一锤定音:“这件事是我定的,出了问题我负责;但是谁要是不执行,耽误了试验进度,谁就要负责。”

这场决定性的会议结束后,王珏立刻开始调整计划,盯关键、抓短线、抢进度。314会议室里安排的计划以小时为单位,遇到研制中的难点、堵点,相关单位的厂长领着任务,带着象征责任令的“小红旗”,马上到生产一线解决问题,所有工作时长以秒计算。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失败带来的自责、内疚,转变成长五火箭研制团队工作上的巨大动力。

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五遥三火箭点火起飞,2220秒后,星箭分离,发射圆满成功。现场掌声雷动,有人已经掩面而泣。

此时,一直坐在操作岗位上的王珏第一个站起来,和后排的领导、专家一一握手,真诚地表示感谢。现场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向他道贺。

从一型发动机开始的“蝶变”

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唯以成败论英雄。

对于往事,王珏甚少提起。从他的研究生导师——朱森元院士的传记中,人们可以找到只言片语,拼凑出王珏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其中,“1996年”是一个绕不开的节点。

1984年,王珏从西安交大动力机械系毕业,到北京市“9200信箱1分箱”处报到,那里正是今天的一院。他是当年系里五大专业几百名毕业生中,唯一一名进入航天工作的“幸运儿”。

走上工作岗位,王珏被安排从事火箭发动机研制相关工作,直接与火箭的“心脏”打交道。几年后,王珏跟着朱森元院士读研究生,以氢氧发动机为主要研究方向。由于专业技术过硬,工作能力强,王珏被评为航空航天工业部十佳青年,担任研究室副主任,逐渐走上领导岗位。

1996年,中国航天两次发射失利。当时中国航天面临向市场经济过渡、航空航天工业部转为企业等大环境变化,暴露出科研、生产、试验中的一系列问题。2月15日,长三乙火箭在发射3秒钟后,偏离预定轨道,在小山坡上爆炸;8月18日,长三甲火箭三级氢氧发动机出现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针对火箭氢氧发动机的问题,11所成立了“8·18”故障分析领导小组,王珏担任副组长,朱森元院士等一批老专家也全力投入分析工作。

专家组最终认为,这次故障不是产品质量或者操作失误造成的,应归因于未被认识的深层次高空物理现象。这是技术手段有限导致的认知不足,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了长五遥二火箭上。

同样是1996年,时任11所副所长的王珏作为项目主任,带领队伍全面开展50吨级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工作。20世纪80年代我国“863计划”明确了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方案,长五火箭的雏形就此诞生,它包括“一个系列、两种发动机、三个模块”,其中,“两种发动机”是指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大推力氢氧发动机。

2000年~2001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顺利通过了一系列试验,具备工程研制的立项条件,实现了从一纸设想转为工程应用的“蝶变”。如今,这型发动机被用在长五火箭芯一级上。

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当时的王珏并不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将与长五火箭紧紧捆绑在一起。

能挑重担,敢走新路

2006年,担任北京11所所长的王珏,正在为单位的经济发展挠头。

当时,集团公司在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的经济目标。为了带着大家谋发展,王珏拍板启动了代号为“301工程”的煤化工项目,瞄准了洁净、高效煤气化技术这条新赛道,做出了如今声名在外的煤炭“航天炉”。

身处所长的岗位上,他心里还装着单位的生产、经营、发展等其他事情。直到一通电话响起,决定了王珏此后将近20年的大火箭之路。

电话是一院院长打来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已经批复立项,院里、集团公司都认为王珏可以胜任长五火箭总指挥一职,希望他认真考虑一下。

20世纪80年代,中国航天形成了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两条线的工程管理模式,并沿用至今。总设计师是研制任务的技术总负责人,总指挥是进度、经费计划与控制的总负责人。总的来看,必须先成为技术专家,才能成长为总设计师;担纲总指挥的,一般曾担任过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副总指挥等领导职务,应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研制一枚新技术占比92%以上的新一代大火箭,王珏明白长五火箭总指挥的担子有多重。他回忆:“当时集团公司领导说了一句话——要有长时间坐冷板凳、艰苦攻关的思想准备。”

王珏既有氢氧发动机的研制经历,也有担任所长的工作经历,思索之后,他决定接过这一棒。经费紧张、时间有限、技术跨度大,长五火箭研制团队要在约束条件下找到最优解。

首先是优化、做减法。围绕大火箭,各系统前期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预研,但是造火箭不是盖房子,盲目堆叠新技术无法达成最终目标。为了使整体方案最优,王珏和团队顶着压力给火箭方案“动手术”,有一支开展预研工作多年的队伍,技术负责人努力争取新技术“上箭”,但最终没有被采用。

其次是研制和产保工作协同推进。王珏举例,长五火箭推进剂的5米直径燃料贮箱是其中一个重要专项,大贮箱生产不出来,后面动力系统试车等一系列试验都要推迟。通往厂房的路还没完全修好,焊接用的大型设备已经就位,大家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进行贮箱瓜瓣焊接,探索5米直径大火箭的工艺技术路径。

按周盘点,按月清零,长五火箭的研制和生产就这样环环相扣,一刻不停。

最难闯的还是技术关。那是一个冬天,北京下着鹅毛大雪,王珏接到电话汇报,大贮箱静力试验没能达到预期。一院领导和各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当晚驱车赶往试验区,雪天路滑,大家下车在风雪中步行,抵达后围在产品旁边彻夜查找问题,商量解决方案。

十年研制道路上,这样“爬坡过坎”的经历,长五火箭研制团队经历了太多。首飞时的惊心动魄,长五遥二火箭发射失利时的措手不及,更让这支队伍饱经磨砺。

王珏总结:“中国航天发展不仅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更可贵的是从挫折中奋起。”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在海南文昌,每次长五火箭试验队进场,都会在全体会上播放长五遥二火箭失利的画面,这是一堂深刻的教育课。

“看看那次失败,没有人想再来一次。”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前夕,王珏平静地说。几天后,发射任务圆满成功,长五系列火箭实现“十连胜”。

在发射场的食堂里,最醒目的地方张贴着长五火箭队伍的“五精文化”——技术精湛、作风精细、操作精准、分析精确、合作精诚。一面墙张贴着火箭“成功榜”,随着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升空,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拿到了第十一枚成功勋章。

强将手下无弱兵,王珏和李东都是队员们公认的“儒雅型”领导。在“两总”的带领下,队伍形成了公平、民主、精益求精的技术氛围,每个决策都要拿出最详细的数据,给出最有力的支撑。

“长五火箭的总装方法、质量、标准、操作要求都是最高的。”火箭总装总测技能大师崔蕴说。作为我国唯一一位参与了所有现役捆绑型运载火箭研制全过程的特级技能人才,崔蕴对长五火箭研制团队评价极高,他认为这支“铁军”是中国航天运载领域领先的队伍。

事实的确如此,长五遥三火箭顺利发射后,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火星探测、月球探测,长五火箭担负起中国航天筑梦太空的重任,用连续成功交出一张张满分答卷。

王珏认为,航天是复杂巨系统,存在一些非常复杂的耦合因素,涉及更深层次的科学问题,特别是在长五遥二火箭“归零”过程中,队伍通过提升检测分析手段、提高认知能力水平,大胆尝试、小心求证,抓住了隐藏在火箭设计中的“黑天鹅”。他在嫦娥六号任务的射前动员会上强调,如今队员们身经多战,更要沉下心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随着发射任务数量增加,长五火箭研制流程明确固化,这支团队不仅要维持成功“惯性”,还要找回长五火箭的“初心”。黄兵介绍,后续,团队还将不断优化提升长五火箭性能,替换掉一些当初应对特殊情况的权宜之计,逐渐回归到团队设计之初的想法——研制出性能高、使用方便的大火箭。

王珏和李东充分信任队员们的决定。一方面,队员们都经历过复飞的锤炼,思想、技术、能力都得到过充分历练;另一方面,大家形成了工作默契,长五火箭研制团队已经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

放眼世界,长五火箭研制之初对标的几型国外火箭相继退出世界舞台,而长五火箭风华正茂、势头正盛,跟随中国航天探索太空的脚步继续前行。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路走来,实现了几代航天人的梦想——全方位提高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3.35米直径,3.8米直径,5米直径,10米直径……长征火箭越造越大,中国航天能力越来越强。伴随长五火箭成长起来的这支精锐之师,也将继承前人之志,在逐梦星海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胡蓝月)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