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特色专题   →   宇航发射 →  正文
航天科技集团长三乙火箭发射试验队防控疫情保障任务成功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0年03月13日    字体:【】【】【

3月9日,西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北斗三号GEO-2卫星直冲云霄,卫星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三乙火箭今年的第二次成功之战。

这次任务如同长三乙火箭1月7日取得的2020年中国宇航发射“开门红”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不仅仅完成了北斗三号2020年全球组网的关键之战,还获得了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火箭发射试验队有序、如期完成宇航发射任务的经验。

工艺技术改进不停歇

2月9日,长三乙火箭搭乘专列从北京出发,用了5天时间到达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区,开始了火箭发射前的多项准备工作。

从上一发长三乙火箭发射,到这一发火箭进场,中间相隔不过一个月。这一个月内,除了过年,还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受这些事情的影响,长三乙火箭还会有很多技术更新和调整吗?毕竟它已经非常成熟了。

然而,作为发射北斗导航卫星的主力火箭,长三乙火箭在追求可靠性上从未停止脚步。长三乙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刘立东介绍,在本次发射中,长三甲系列火箭试验队针对火箭可靠性提升的技术状态更改较多,仅常规发动机技术改进项目就有18项,主要集中在工艺改进和优化方面。

此外,为降低火箭发射成本,长三甲系列火箭试验队还进一步提升了本发火箭的国产化率,增加了国产元器件的应用。

据长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姜杰介绍,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时,长三甲火箭执行了发射北斗一号03星的任务,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而202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高强密度发射已常态化,带着“金牌火箭”的称号已经连续五年蝉联长征系列发射次数最多的“桂冠”。

“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超过100次的发射次数、完善的管理流程、成熟的技术积累、过硬的队伍,让我们对这次任务充满了信心。”

战斗在后方的最前线

2月12日中午,长三乙火箭发射试验队队员们到达西昌发射中心。

从食堂里飘出来的菜饭香味,带着接风洗尘的暖香味道。李建斌、孙文涛两位经理站在一侧,提醒带着口罩的队员们,打饭之前先要带好一次性手套,再去触摸公共的取餐用具。疫情暴发以来,试验队采取了分餐制,大家都用饭盒将饭菜带到宿舍吃,不再像往常一样围坐在食堂的大圆桌边那般热闹。

要知道,疫情期间,食材采购异常困难,要满足100多名试验队员的丰富口粮,不是件容易事。负责采购的师傅说,“现在西昌市只有政府指定的两个菜市场可以采购食品,还得一大早就得去买,去晚了就没了。”为了尽量少到人员聚集的地方,且还要保持食材的新鲜和品类丰富,经过权衡,后勤中队负责采购的师傅们每三四天去采购一次,每次都要凌晨4点左右就出发,“没啥辛苦,大家吃好了就行。”

“每天早上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食堂的全面消毒。”李建斌说。事实上,从厨房到车队,后勤中队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后勤中队比试验队员提前两周进场,大家清理前厅、后厨、车辆,不放过每一块瓷砖、每一个角落。试验队员即将进场时,后勤中队又对所有车辆和厨具进行了全面的消毒和检查。

“咱们火箭发射要求万无一失,我们后勤也要求自己的保障工作做到万无一失。”李建斌说。消毒马虎不得,消毒液、口罩、一次性手套这些防疫用品也必不可少。

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地出现消杀物资紧缺,李建斌、孙文涛联系了多个地方买这些东西,最后才从西昌的一个制药厂买到200个口罩、6个红外线测温仪,30个腋下体温计以及消毒液、洗手液、酒精等。

“院里也给配了一部分口罩、消毒酒精,但我们也不想等靠要,自己多想点办法,也算给咱们院作贡献了。”李建斌说。

疫情无情人有情。正是靠着试验队队员和后勤中队队员“台前幕后”的共同努力,这次与众不同的北斗三号GEO-2卫星任务最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文/刘岩 王书廷 摄/南勇 肖国军 王书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