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特色专题   →   宇航发射 →  正文
“高强密度”发射下的高效率、高成长、高境界
    日期:2011年08月12日    字体:【】【】【

  “16:00~21:00:卫星运输前状态检查;21:00~22:00:卫星吊装至包装箱支架,紧固,姿态调整;22:00~23:40:包装箱支架与包装箱连接,安装冲击记录仪……”
  这是一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制定的卫星运输工作流程图,各种任务的时间安排都精确到小时和分钟。
  高强密度发射任务来了,集团公司的科研人员会以怎样的行动和心态迎接挑战?记者开始顺着这张普通的工作流程图,走近一院、五院多家单位的一线员工寻找答案。
  “我们把一分钟掰成两半用”
  “现在我们是在和时间比速度,只有提前计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才能将纰漏降到最低点。”通信卫星事业部的杨军说。
  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科研人员几乎是挖空心思。“我们时间有限,只能一分钟掰成两半用。”几个设计师不约而同地说。他们各自扳着手指向记者罗列:新设计的工装防护方案,可以节省两天的型号研制时间;整星运输首次采用全三维模式建立运输物品、工装和运输工具模型,既规避风险又节省了将近一半的时间;开通发射场和后方的“信息直通车”,多方联动,省时省力……
  “为了完成目标,我们需要整体协作。”通信卫星事业部的李洋认为,人类是依靠整体协作来实现整体进化的,航天事业也不例外。  该部组建的通信卫星总体总装设计数据库开发、应用与并行设计工作室,就是整体协作的典范,其目的是将繁重、琐碎的设计工作通过人员协作,创造出简单、高效的优化方法。
  “我们必须成长,不能犹豫”
  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的杨胜,去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由于专业对口、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工作不到一年就已担任主管设计师一职。“选择专业对口,底子好、后劲足的新人加入我们的队伍,是我们为应对高强密度发射补充‘血液’的标准。”杨军说。
  要想成才,光是好苗子还不够。现在任务量大,航天新兵更多是在紧张有限的时间内学会自我成长。
  虽然很难再享受过去有人“手把手”教自己的待遇,“但我们必须迅速成长,不能犹豫。”一院一部的李重远参加工作一年多,已成为研制队伍的主力。
  他指着桌上大量的工具书说:“我碰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能在那儿找到答案,里面字字都是前辈的心血。”他同时坦言,高强密度发射将年轻人推上了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给予了他们迅速成长的机会。
  “我们已做好吃大苦的准备”
  见到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的苏令时,他已经近两个月没有休息了,但他依然精神饱满地说:“今年的任务重,不拼不行啊。我们已做好吃大苦的准备了。”
  一院一部6室的董余红刚经历父亲去世之痛,但他将年迈的母亲接到身边的第二天就奔赴发射场。“没有办法,有个项目是我负责,必须负责到底。”董余红的声音深沉有力。
  在航天人最辛苦的时候,各级领导和工会所营造的家庭氛围让他们感动。
  “今年的父亲节,我是最幸福的。”天链一号02星试验队的郭亮笑言。今年的父亲节正值天链一号02星发射前夕,单位把郭亮儿子的照片制作成视频送到发射场。一句奶声奶气的”爸爸,我想你”,把在场所有人都融化了。
  “我是‘乐天派’,再多的苦也击不倒我们航天人。”这是苏令的一句心里话,透露出航天人对这份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杨蕾 许燕)
  来源:中国航天报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