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六院101所无人机发射回收拖车试验队开展高原测试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3年01月13日    字体:【】【】【

无人机发射回收拖车,是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无人机发射与回收系列产品之一,是目前在研的无人机发射与回收系列产品中体积和重量最大、功能最全的产品。

从2015年开始研制,该型产品经过了多次改型和测试。按计划,产品要在2022年完成所有性能鉴定试验,继而转入下一阶段工作,而高原测试就是最后一项。2022年12月的高原进入全年最冷的时候,再加上疫情的影响,装备研制节点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高原+疫情,双重“暴风雨”

2022年12月初,由101所运载试验技术事业部研发中心和生产保障部组成的无人机发射回收拖车高原试验队从北京出发。以项目技术负责人张佳为首的4名试验队员乘飞机到达青海西宁后,又驱车近千公里驶向目的地。同时,留在所内的项目组成员连夜完成设备装车和检查,并同步发车。

此行目的地位于青海中西部、青藏高原腹地,雪山冰川虽壮阔美丽,却让人望而生畏。到达目的地后,试验队立即采购药品、氧气瓶等物资,联系安排吊车,并与总体单位沟通协调,明确高原试验安排。

在完成设备状态检查后,试验队等待着空域开放。其间,3名试验队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烧。严重的高反和发烧症状让试验队员难受不已。此时,试验队里只剩下唯一一名60后老将——侯海宽。平日里,大家尊敬地称他为侯师傅。

一人一车,60后老将三上高原

试验地点位于昆仑山约5000米海拔处,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周围只有连绵的雪山和一个简易铁皮库房,距离最近的市区也有200多公里,上山要3小时,下山要5小时,没有水和电,也没有任何食物补给。

早上5点,侯海宽和总体单位的试验队就出发了,大家要在天黑前下山,这样晚上10点多能回到住处。中途没有热水和取暖设备,食物只有自带的干粮。侯师傅每天早上买几个热乎乎的茶叶蛋揣在兜里,一天忙到晚,也顾不上吃几口。

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从海拔2000多米上升到5000多米,让人头昏难耐。面对严寒和缺氧的考验,队员们需要随时吸上几口氧气,再喝上几口葡萄糖,靠仅存的体力坚持开展工作。

而侯师傅在5天内3次上高原。第一次完成了设备卸车和检查调试;第二次在雪山间突遇大风极端天气,未等到合适的试验条件;第三次再次登山,带着全队的期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下高原后,侯师傅就发起了高烧。这名默默奉献的60后老将,一直坚持到任务完成。

由于和总体单位试验队距离较远,每次侯师傅都需要独自驱车进山,到达试验地点再和大部队会合。每天车程8小时,侯师傅克服了夜间山道行车的视线困难和高反、疫情、低温带来的心理压力,成了行驶在昆仑山间的“孤胆英雄”。

回忆起3次上高原的经历,侯师傅用“一人一车”形容自己当时的心境:“孤独、焦虑、担忧和对高原之路的未知,但是必须站出来。”

完美起降,顺利收官

无人机以漂亮的姿态展翼飞翔在昆仑山脉间,折返后顺利被天钩回收。

“成了!各项性能满足试验要求,设备完好!”电话那头传来侯师傅激动的声音,研制团队终于松了口气。高原试验的顺利完成,象征着拖车的鉴定试验完成了,研制团队也将迈入新的阶段。

回顾2022年,从8月开始,项目组争分夺秒在外场进行了以抗风能力试验为代表的近10余项鉴定试验,在所内以及各试验单位完成了测试性、高低温试验等20余项鉴定试验,紧紧守住研制节点,保证每一个阶段顺利进行。

其间,90后小将喻闯闯在外场试验中勇担重任,在荒无人烟的试验基地待了40多天。伴随着多架次无人机的起飞和回收,他也护送着装备一路向前。他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登上高原,亲眼目送“雄鹰”飞翔。

在无人机装备快速发展、竞争尤为激烈的背景下,2022年,101所无人机发射回收拖车研制团队在所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带领下,顺利完成方案转段及性能验证鉴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新的一年将翻开新的篇章。一个好的团队可以不惧困难、迎难而上。研制团队在一步一个脚印中成长,锻造了一支成熟的设计和生产、测试、检验队伍,未来必将能交出好的装备,让101所无人机发射回收系列产品走得更远。(吴薇梵 田源)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