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八院八部型号试验队攻坚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1年07月21日    字体:【】【】【

夏初时节,天气晴朗,能见度高。远处的天空中橘光亮起,蔚蓝之下,白色的曲线亮眼夺目。指挥大厅里,掌声雷动,激动难以言喻。

11年的时光,不仅述说着项目成长的时间历程,还承载了项目队伍的不变初心。随着来之不易的成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八部型号试验队不但创造了新的成绩,更为铸盾长空、逐梦蓝天的伟大梦想增添了绚丽一笔。

从一张白纸开始

2009年,该团队研制的一型产品决定更换方案。这意味着放弃了原有雏形,没有可借鉴的技术。为此,队伍下了极大的决心。

“既然是张白纸,那我们每走一步,都要好好给它绘上一笔!”

主导外形设计的老傅回忆: “只给了半年时间,要拿出全新方案,要求设计必须一步到位。”这对方案的先进性是巨大考验。老傅不愧是老师傅,短短几个月,他便提出新的设计方法,不但缩短了研制周期,而且降低了试验成本。至此,新型设计平台建立,并成功应用于其他项目比测中。 “从选型、计算到设计出全新的平台,这个过程算是蹚出了一条新路。”项目总指挥齐总说。

随后,新型动力系统设计成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有力突破、重要系统调试完成……队伍势如破竹,以赫赫战绩完成了各项考核。

破釜沉舟 全力以赴

然而,项目研制并非坦途。

2015年,项目刚转入新的研制阶段便遭遇失利。这一结果是对队伍的沉重打击,也引发了各方质疑。

2016年9月,一场难忘的“生死决策会”打破了初秋的平静。集团公司和八院的领导态度坚决: “稳扎稳打,全力以赴!”队伍备受鼓舞,决定破釜沉舟。

此后,项目一直顶着强压奋力奔跑。

2018年1月~4月,项目副总设计师阳总带队开展艰苦的“倒班试验”。队伍按照三班制轮流上岗,以保证快速、准确收集试验数据。 “阳总只要一接到电话就迅速赶到试验台边。设计师还能轮班休息,阳总常常两班连着转。”作为项目副总师,阳总多年如一日始终冲在一线,也成为大家口中尊敬的“老黄牛”。在他的带领下,任务提前完成。

2019年7月,地表温度高达45摄氏度。为确保产品、设备及时入库,试验队员全部投入卸车、搬运工作。项目总设计师张总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很是感激。 “光产品箱就有400多公斤,叉车开不进车厢。大大小小的箱子都是大家一起搬运的。”

找寻破题之法

对航天人来说,成功的光环背后往往承载着常人难以体会的辛酸和付出。

2020年下半年,5 个月内接连3次受挫让队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有人说: “这个项目没用。”有人说: “不可能还走得下去。”

10月下旬的一天,会议室里一屋子人,没半点声音,气氛跌到冰点。项目副总设计师陈总起身紧急前往北京协调、组织专家开展专项研讨,张总则连夜返沪。比起氛围,他们更着急的是必须立刻找寻破题之法。

“进一步做试验!”张总当机立断, “细抠实施细则,做细风险分析。”

此后,队伍开启内外联动模式。半个月的通宵连线,除去工作的时间,他们甚至在吃饭时都一言不发,对成功的渴望被每个人压在心底。

几轮方案下来,试验队终于取得理想的数据。

初心是攻关的唯一铠甲

2020年,疫情来袭。项目队伍率先到达试验场完成隔离,全年开展外场试验近300天。

从总师、设计师、调度、政工,再到后勤……项目队伍中的每个人都以高昂的斗志朝着目标前行,从不曾忘记为何出发。

90后设计师李聪自 2019年进驻队伍后便与女友分隔两地。他曾开玩笑说: “项目什么时候通过考核,就什么时候结婚!”如今试验圆满完成,他急忙跟大家宣布: “业已立,家可成!”

快退休的陈建民去年底加入配套系统的改装工作。任务完成后,陈建民直笑: “退休前还能尽一份力,感觉还蛮自豪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项目研制过程结束了,但队伍的拼搏精神和对航天事业的贡献值得铭记。当喜讯传来,大家纷纷点赞朋友圈,其中就有一条评论写道: “坚守初心,成功不易!”(章晴晴)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