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还是曾经那个少年”——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508所优秀共产党员王飞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0年10月12日    字体:【】【】【

他是科研路上的文艺青年,他创作的诗歌、话剧剧本深受读者好评。他喜欢创新,善于用仿真手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为型号的论证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大伙都称呼他为“大飞”“飞哥”,他就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优秀共产党员王飞。

5月8日,北京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一行字,作为新飞船回收着陆功能总体主管设计师的王飞,终于长舒了一口气。3年里那一段段研制和试验工作的画面,就像是刷抖音一样,不断回现在他的眼前。他掏出手机发了朋友圈,写下了实干和创新的激扬文字,大家纷纷为他点赞,说他“还是曾经那个少年”。

王飞平时总是很忙,不怎么看手机,找他得打电话才行。有时碰到些比较麻烦的计算分析问题,他还会拿上纸和笔到会议室“闭关”,欣然忘食是常有的事。同事有时劝他说:“有些工作差不多就得啦。”他却打趣道:“有些工作还真不能差不多。”

的确,就是在这样的“人设”坚持下,该所回收着陆专业的伞物系统动力学计算分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建立了一套比较全面的设计分析方法,开发了适用于回收专业设计的仿真计算程序。理论水平和分析手段的提高,使他们之前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王飞对人是个热心肠,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他和别人讨论问题,不管对方专业对不对口,他总能生动形象地给对方讲清楚,其中还包括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过程,偶尔还不乏幽默的言辞,颇有点“新东方”老师的风格。

比如,他把“非电传爆”比喻成“炮仗的捻”,把飞行中的返回舱看做羽毛球等,有时还在结束时补上一句,“还有要问的吗?过了这个魏公村就没这个高碑店了”。一次,他做新飞船的系统技术培训,原定1个小时的课程,却被延长到一整个下午。最后他还开玩笑说:“这个问题要再具体讲的话,就得单加钱了。”

运载火箭回收项目的研制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王飞作为技术负责人,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研制工作,更是和项目团队一起攻坚克难,把这个时间、进度、资源都很紧张的项目按时完成了。用他的话说,“在之前的一年当中,我们但凡有一天松懈,最后的空投试验都完不成。”可见项目的紧张程度。

虽然在研制中他们听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能按期完成吗”,但王飞却从来没有动摇过。他的这种坚定也一致激励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有次大型地面试验,工作量很大,试验时天都黑了,大家还在认真地工作。试验场的同事被感动了,也不着急回家,而是把私家车都开到试验场附近,用车灯为试验照明。试验如愿顺利完成,保证了整个项目的研制进度。

这就是王飞,热爱本职工作、为梦想坚定前行的那个少年。(李莉)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