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用分毫不差的绝活提供落月动力——记航天科技六院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研制团队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9年03月29日    字体:【】【】【

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和N多次精准变轨,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实现软着陆。嫦娥四号完美“落月秀”的“幕后功臣”之一便是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变推力发动机在探月工程中的完美表现,是所有发动机研制人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牺牲节假日和休息日换来的。其中就包括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研制团队。

最优团队保最佳结果

在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中,流量调节器是最重要的控制组件,变推力功能就是靠它来实现。

为了交付出性能可靠的发动机、推力室、流量调节器和断流阀,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成立了以副主任、工艺员、技能大师为主的精密零件加工团队和装配团队。这支精干的团队不过五六人,却都是精挑细选的攻关能手。

“组长张勇峰经验丰富,善于攻难关,这几年车间加工精度最高的活都是他干。”车间副主任介绍说,“其他成员都是在技术比武中拿过奖的技术骨干。”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于他们而言是家常便饭,但他们毫无怨言。

“媳妇再生气,孩子再想,我也顾不上,否则前面干的活就前功尽弃了。”面对年幼的儿子,团队成员李龙飞内心有一分愧疚。

优化生产节奏、保证时间节点是所有参与研制发动机人员的基本遵循。期间,操作者、工艺员常常节假日、晚上加班生产、返修和装配试验,主管设计员随叫随到、全程跟踪。

精益求精的操作保证

2017年中秋节,调节锥技术攻关团队迎来了难得的机加时机。别人休息时,为减少空气流动的影响,他们反锁上厂房大门、关闭所有窗户后,启动了机床。

装夹好试件产品,调整好加工参数、磨好刀具,在静默的等待中,张勇峰抬下机床,李龙飞对产品开始试切。李建华用洁白的棉纸小心翼翼地捧着试件,像捧着刚出生的婴儿一般,送进精密检测间;其他人也像接收婴儿一样,把产品轻轻地放置到一尘不染的检测平台上,等产品适应了环境温度,聚焦、检测……此时,他们屏住呼吸,盯着计算机屏幕。

如此这般反复后,“完全合格,没有误差!”检测员兴奋地报告检测结果。

“装正样产品!”一切按部就班,毫厘不差。

每一件合格产品几乎都是这样数次甚至数十次反复试验加工完成的。最难的是机械加工过程的温度控制,环境温度的变化不仅影响零件的瞬间尺寸,还会影响到加工设备及测量设备的稳定性。

设计与生产的完美结合

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立项时,设计员祁增强、王可立正从事着发射“鹊桥”的运载火箭三级发动机研制工作。设计团队在夜以继日查阅资料的同时,于2009年~2018年先后100余次深入生产现场,虚心向工人师傅请教,充分考虑系统参数的影响,大胆制定数个设计方案,提高流量调节精度。

随着嫦娥四号发射日子的临近,因病住院的阀门装配技师王俊,最担心的就是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能否正常工作。零部件生产过程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他头脑中闪过。

“我们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累了就在车间长凳上眯一会儿,干嫦娥三号时我们整整加班加点了一个月,早已习惯了。”王俊笑眯眯地说。

嫦娥四号加热片的粘接,是发动机总装的关键工序和重点工序。王俊、王学斌用手术刀在加热片上一点点地雕刻,刮削的14张加热片宛如一幅幅精美的工笔画,令人叹为观止。再用放大镜检查、涂胶、电性能检查,经过24小时固化后,确认是否牢固及有无气泡产生。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实现软着陆,书写了人类航天史上的新篇章。此时,所有参与发动机研制的科研、技能人员悬着的心缓缓回落,疲惫的身心得到了丝丝欣慰,这一伟大壮举更增强了他们建设航天强国的信心。(周子敬 张燕)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