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从成功走向成功——记航天科技一院长三乙/远征一号火箭发射试验队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8年09月03日    字体:【】【】【

“我们长三甲型号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每一次发射任务都是一场硬仗。”8月22日晚的发射前动员大会上,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说。

8月25日,随着长三乙/远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双星,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她的第90次飞行,这也是长三乙/远征一号第6次为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显然,经历了这么多次飞行,火箭的成熟可靠毋庸置疑,然而在临射前的最后时刻,姜杰仍然在反复嘱咐大家:“要保持头脑清醒!”

正是这份“清醒”,让火箭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火箭优化:硬件、软件全匹配

在8月3日的火箭进场动员会上,长三乙/远征一号火箭总指挥岑拯给刚刚抵达发射场的队员们布置了作业:“从硬件和软件上,思考如何深挖余量”,并强调了“打一仗、进一步”的目标。

关于这个“作业”,长三乙/远征一号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魏远明向记者介绍了本发火箭任务中正式完成的一项技术改进,即地面加注系列软件的更改。

原来的火箭加注依靠的是“点式液位”,即预设一个点,每次执行加注操作时推进剂加到这个点即可。但在实际任务中,有时需要调整“点式液位”传感器的位置,而一旦传感器调整了,相应地会牵扯多个接口环节,进而影响整个流程进度,造成了火箭的不通用。

因此,对“液位”的优化从前几发任务就开始了,首先是箭上增加和调整了“液位控制点”,然后从本发任务起,火箭完成了地面加注系列软件的更改。更改后的地面软件与此前已完成调整的火箭三子级“液位传感器”相匹配,将更好地适应发射场突发状况下加注方案的应急调整,同时也促进了火箭“去任务化”要求的真正落地。

发射场优化:减人、减时间

伴随着中国航天进入高密度发射,发射场流程的优化一直是所有发射队的共同命题。本发长三乙/远征一号火箭队伍通过做减法,提升了型号效率。

一是直接减人,融合与优化岗位。

例如将箭上结构岗和地面接口岗合并、总体制导岗和总体姿控岗合并,原来需要两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减少到一人。本发任务中还试行了将常规动力系统指挥和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双岗合一。来自一院一部的王夕介绍,双岗合一的尝试在上一发任务中是“1.5个人”的配置,本次减少到只有自己一个人,“虽然有点辛苦,但是完全应付得来”。

二是若人减不了,就减工作时间。

据发射队调度邢晓光介绍,本发任务对发射场现场岗位人员实施了精细化动态管理,调度组根据发射场每天的具体工作计划安排,提前通知相关岗位按时到场工作,工作完成后安排离场,各岗位人员管理细化到天。“我们队员最短的出差只来2天就可以了。”邢晓光说。

发射队优化:持续学习、有序向前

本发长三乙/远征一号火箭发射队一共186人,整个队伍像一台大型的精密机器,各部件咬合准确,各岗位配合默契,每一名队员都主动学习成长,带动整台机器稳定运转、有序向前。

来自一院211厂的马宏伟1988年出生,本发任务已经是他第二次“带队”了,负责发射场三级箭体总装工作。采访时,他向记者展示了五六本工艺文件,几百页厚的内容全部熟稔于心。对此,他笑言,“总不能到上塔的时候,我就叫人家‘你们等会别动,我翻翻看这上面怎么写的’吧!”北京能代班、发射场能带队,怎么做到的?马宏伟觉得不难,“就是做个有心人,多看、多学、多想、多记。”

岑拯曾多次对队员们说,希望大家“珍惜岗位、吃透技术,把工作作为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何为对岗位的“珍惜”?显然,仅仅完成任务、知道表面流程是远远不够的。对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深刻思考和全面了解,保持对整个行业的关注,才是对岗位的珍惜和重视。也只有吃透技术,才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可能,进而有实现任务优化的可能。

一院15所的王梁担任本发任务的地面发射支持系统总体设计,针对高密度连续任务的特点,他积极组织分系统层面开展了连续任务优化测试工作,简化了不必要的测试项目,提高了型号效率。因此,王梁在发射队评选“星级人物”的活动中获得了“成功之星”的荣誉称号。

时间是一把刀,虽然它催老了一代代航天人的容颜,却雕刻出了一发发日臻完美的火箭。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谁都有机会“红15分钟,也只能红15分钟”;可长三甲这个名字至今已“红”了20多年,如果说从成功走向成功真的有什么秘诀,那正是“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杨成)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