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航天文化   →   特色活动 →  正文
播撒爱国爱航天的种子——第十四届澳门大学生酒泉航天科技交流团航天科普行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8年09月06日    字体:【】【】【

导语:

8月中旬, “2018年澳门大学生酒泉航天科技交流团”远赴西北大漠,开展了为期9天的航天科普之旅。交流团是由澳门基金会、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澳门中华联谊会、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协办的公益性爱国主义集体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14届,交流团得到了澳门中联办、澳门特区政府、战略支援部队的大力支持,为培养澳门青年人才作出了积极努力。

本届交流团成员主要由澳门多所大学的近6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组成。期间,重点参观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了科普讲座,让同学们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以及“两弹一星”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同时,还通过参观发射场、制作小火箭等科普系列活动,在同学们心中播撒下爱国爱航天的种子。

“司令”亲讲航天发展史

澳门大学生酒泉航天科技交流团抵达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是中午时分,吃过午饭,略做休整,同学们立刻开始了航天科普知识的学习。

如何让这些对航天知之较少的大学生们尽快了解中外航天的发展?发射中心进行了精心安排。

零号指挥亲自讲解

航天基金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玉江亲自给同学们做“两弹一星”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的报告。这位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司令员并在发射中心工作多年的老将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中国航天发展的整体概貌,以及中国航天对我国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从钱学森用小黑板给技术人员讲课,到用手摇计算机计算航天庞大的数据;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支持航天建设,到航天人忘我奉献的高尚情怀;从送别航天员出征的庄严时刻,到载人飞船归来时的欢乐场景,张玉江用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小故事,给同学们诠释了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以及载人航天精神。

张玉江特别讲到一个澳门代表团参观发射的故事。当年,澳门代表团现场观看了卫星发射升空的壮观场景,他们激动地说:“中国的卫星能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当天,他们捐款1200万元,那也是中国航天基金会首笔捐款。当他讲到再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有望成为世界航天强国时,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发射中心还专门安排了资深的航天技术人员给大家讲授航天科普课,让同学们全方位了解人类航天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航天发展取得的成果。

航天四大发射场的分工有什么不同,中国航天如何超越美国,航天员是怎么训练的、退休后生活有没有什么保障,航天发射的时间是怎么定的,火箭偏离了轨道如何调整……

科普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争相提问,渴望深入了解航天发展与航天技术的方方面面。授课老师也耐心地解答,尽可能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

参观发射场惊叹不断

参观发射场是同学们最期待的活动。曾经是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零号指挥员、现任发射中心计划部副部长的郭忠来介绍了发射场及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施流程。他介绍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至今已经顺利执行了93次卫星发射任务,成功将11艘神舟飞船、2个天宫空间实验室和14人次航天员安全送入太空,实现了第一颗卫星、第一艘飞船、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等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个“第一”。他自豪地说,习近平主席曾赞誉发射中心是一块承载着中华民族光荣与梦想的土地,赞誉中心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共和国的坚强脊梁。

感受发射场

“哇,太壮观了”走进高度约100米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仰视高高的活动工作平台,同学们不断发出惊叹声。大家还登上第九层固定工作平台,俯瞰厂房全景,这也是发射中心第一次邀请交流团同学登上工作平台。走出总装测试厂房,1.5公里外就是载人航天发射场塔架,神舟飞船就是从那里发射升空的。仰望高耸的塔架,同学们感到非常震撼,争相在发射塔架前合影。此后,代表团还参观了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体会老一辈航天人扎根戈壁、无私奉献的精神。

问天阁航天员公寓是同学们非常期待参观的一个地方,看看航天员出征前居住的房间、餐厅,到出征前的玻璃房合影,感受那里的气氛,大家都很开心。东风中心是综合指挥载人航天任务的重要场所。在那里,同学们纷纷坐到操作台前,当一次“操作员”,感受指挥火箭发射的紧张心情。

我们也进了问天阁

听过、看过还要动手做一下。中国航天基金会和发射中心还特别安排了同学们制作小火箭的活动,通过实际组装,让大家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在发射时,还特别设计了倒计时环节,让同学们感受火箭现场发射的情景。

制作小火箭

交流团领队、中联办协调部副部长卞涛也忍不住参与到小火箭的制作过程中。他表示,同学们在发射中心亲身看到航天事业的成就,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他希望澳门大学生能够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甚至参与到航天事业中,以爱国爱澳、薪火相传的精神,为国家贡献力量。

体验发射场生活

第一次到发射场,同学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每天早晨,生活区会有起床号吹响,士兵们会喊着口号、排着整齐的队列跑步出操。

为了让大家对发射中心有进一步的了解,航天基金会和发射中心还安排大家参观了当地的东方农场、东风湖公园、东风水库以及游泳馆、体育馆等。同学们没想到在戈壁深处能观赏到片片花海、还有碧波荡漾的湖水,生活设施那么完备。尤其是在东风水库,大家看到辽阔的水域时兴奋不已,连连拍照,还高兴地跳起了舞蹈。

为了招待好远方的来客,发射中心相关人员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同学们住的地方虽然比不上城市里的星级宾馆豪华,但房间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让大家住得舒舒服服。吃的方面就更不用说了,8月正是发射中心农场瓜果飘香的季节,农场养的羊、自制的酸奶、新鲜蔬菜还有水库里的大鱼,都成了餐桌上的美味,好吃的都紧着同学们先来。

晚上,发射中心还派出文艺骨干与同学们联欢,丰富大家的生活。西北兵哥哥的劲歌与南方同学温婉的韵律融合在一起,青春的激情和谐而美好。大家很快成为了朋友, 唱在一起,乐在一起。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

一路走来,澳门大学生酒泉航天科技交流团的成员体现出礼貌、和气、有秩序又不失活泼的高素质。澳门基金会技术员梁华全介绍,澳门大学生渴望参加这个交流团的同学很多,最终人选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多年来,澳门基金会对航天的参观活动高度重视,并在资金上给予很大支持,希望他们通过夏令营学习,更多地了解航天,成为对祖国、对澳门建设有用的人才。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兰州,800公里的路程,特意安排同学们乘车而行,这也让大家吃了点小“苦”。一路上,大家经过方圆几百公里没有人烟的沙漠,体会到了西北戈壁的无垠辽阔。

一路上,基金会还安排了参观博物馆,浏览嘉峪关等古迹,攀登悬臂长城,骑骆驼等特色活动,既让同学们学习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又体验了沙漠风情,还品尝了兰州牛肉拉面。

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秘书长袁茂富在分享会上对同学们说,至今,基金会已经组织了几千名澳门同学到航天发射中心、航天员培训中心等地参观,让同学们了解航天事业的发展,普及航天科普知识。这次活动机会非常难得,希望给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更希望大家把此行学到的知识、参观的体会、欣赏到的美景、品尝到的美食分享给更多的人,做“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播者,未来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次旅程一次成长

这次夏令营活动,因为经历了太多第一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团长,澳门大学的张煜馨感慨地说:“9天的甘肃之旅,不知不觉中完美落幕了,这些天里,我们经历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看到西北的大美风景、骑了骆驼、爬了长城、品尝到美味的兰州牛肉拉面,但最难忘的是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学习航天科普知识。通过发射中心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中国航天发展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天宫二号的概况,现在成就的取得是航天前辈多年奉献拼搏的结果,实属不易。现在,中国航天事业已逐渐登上世界舞台,令我和同学们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我还要特别感谢各方对这次交流团的大力支持和协调,感谢各方面工作人员对我们的精心照顾,让我们有机会可以接触到祖国伟大的航天事业、关心国家发展。希望有机会再到航天发射中心参观学习。”

在台湾世新大学学习的陈颖瑶同学说:“这次行程让我大开眼界,获益良多。我们既学习了航天科普知识,又欣赏了丝绸之路的风光和雄伟壮丽的建筑,更了解到航天成就取得的不易,这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通过发射中心老师的介绍,我深深地感受到航天人的伟大,也提醒自己要尽自己微弱之力为澳门未来的发展出一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我还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好朋友,正所谓‘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啊”。

张嘉恩同学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们看到我国航天科技取得的辉煌成就,非常激动。在制作小火箭的过程中,也初步了解了火箭制作和发射原理和流程。发射中心执行了那么多次任务,成功的背后是几代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付出。我还很好奇太空垃圾的处理方法,将来自己还要研究研究。”(许斌)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